114培訓網歡迎您來到長沙創(chuàng)為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8:30-21:00

長沙親子教育

授課機構:長沙創(chuàng)為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

關注度:1241

課程價格: 請咨詢客服

上課地址:請咨詢客服

開課時間:滾動開班

咨詢熱線:400-850-8622

在線報名

課程詳情在線報名

更新時間:2024-10-23
親子教育 怎樣指導孩子進入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 為了使孩子在精神和身體上充分松馳后,以積極的心情進入學習,請孩子做如下練習: 回憶過去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時,達到目標時的經驗感受,把那時的喜悅心情再回味一遍。 回憶成功或勝利的感覺,無論是過去的,還是最近的都可以。如在學習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現一個真理時,那種興奮會使心情非常激動;獲得意想不到的正確見解,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心里格外喜悅。當然,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當解開難度較大的字謎時的得意心情,或當從電影、電視中學到新知識的心情等亦然如此。乃至孩提時代,剛學會騎自行車,學會游泳時的那種心情也同樣值得回憶。 我們利用音樂進行學習,進入自然的放松,有意識地試著投入你所有的感官,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音樂的妙用就是表現在它成為靈感的源泉,聽音樂不僅能增加樂趣,更能激發(fā)學習的靈感。因為這是一個如何將心靈中潛在的特點浮現成為自己的特質的問題。也是一個如何超越原始思維的阻礙,成為一個*有創(chuàng)意能力的人的問題。 我要達到目的 學習是快樂的 我的記憶很好 我的精力充沛 我的心情特別平靜 以上這些也可以做為肯定性的暗示警句。當然根據你的愛好和情況也可以選用其它的話做為暗示性的警句。如果在這種心態(tài)下,把它在心中反復念誦,就能夠使愿望變成現實。比如考試前,念誦這樣的話肯定會提高考試效果: 我能夠找到最合適的答案 主要內容我全部記得 我的信心十足 我的記憶力特別強 盡是我擅長的試題 最重要的是盡可能把當時自己以及自己周圍的情景直至細枝末節(jié)都明晰地回想起來,讓那時的心情忠實地再現在眼前。這樣,那種愉快的心情就會出現,心理也就會完全沉浸在當時的氣氛中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有足夠的耐心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一口吃成個胖子,其實是改掉不良的習慣是需要很長一個時間段的。在孩子的生命早期,他稚嫩的心靈就像一塊無暇的水晶,是你以愛的名義親手在上面劃下一道道傷痕。孩子成年后,從外表是看不到這些,而這些生命早期的心靈經歷會自動影響他的命運。孩子生來就有天才的潛質,是我們家長用愚蠢錯誤的教育方式把他塑造成了平庸的人。 智力乃是人獲得知識、保持知識以及將知識轉化成他本人的工具的力量。兒童智力的發(fā)展現為再現模式的變化。所謂再現模式就是人們再現自己關于世界的知識經驗的方式。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水平不同,再現知識經驗的方式也就不同。 愛因斯坦曾整日空想,他在中學時代甚至連許多測驗都沒有及格,然而卻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丘吉爾的學校作業(yè)做得很差,他說話結結巴巴,并且口齒不清,然而他卻成了那個世紀最偉大的領袖和演說家。愛迪生在學校中被他的老師用皮帶狠狠抽打,因為他提了那么多問題以至于他的老師認為他是糊涂蛋,他所受的懲罰如此之多,以至于僅僅受了三個月的學校教育之后,他的母親就把他帶出了學校,而他卻成了可能是所有時代中最多產的發(fā)明家。幸運的是愛因斯坦的母親是一個真正的學習先驅,《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說:“她的看法,在那個時代是與眾不同的,那就是學習可以成為一個樂趣。她把教他變成一種游戲——她稱之為探索——令人興奮的知識世界。男孩一開始很驚訝,然后非常高興,不僅他開始學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的母親無法再教他了?!钡牵匀焕^續(xù)探索、實驗,并且自學下去。 因斯坦、丘吉爾以及愛迪生是他們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天才,如果你發(fā)現了孩子的學習類型并使用多方面的智力,你的孩子也能成為天才,我對每位家長都要講:“天才是培養(yǎng)出來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鏟除虛榮,面對真實(寫給中學生朋友)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說:“虛榮心這東西,人人都有.”虛榮心是阻礙一個人成功*的攔路虎、虛榮心使人陶醉在虛假的榮譽里,而不去面對真實的世界,不去做真實的努力,到頭來,真相畢露,以失敗而告終,反倒給人們留下更大的笑柄。 中學時代,是一個打基礎的時代,既要打好知識基礎,又要打好人格基礎。如果一個中學生不幸養(yǎng)成受慕虛榮的毛病的話,那么他這一生注定要平庸而無聊。因此具有雄心和抱負的中學生朋友,必須徹底鏟除虛榮心。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自己要誠實,絕對不要不懂裝懂。有些同學,怕被人笑話,學習知識時,不懂裝懂,這是非常愚蠢的作法。為了在人前虛假的面子,卻真實地害了自己。在科學問題上,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要絕對誠實才行。 二、學習知識,是為了將來能夠進一步深造,是為了增長自己才干,將來好干一番大事業(yè),而絕不是為了在同學、家長、老師面前炫耀。有些同學,該下大力氣學習的基礎知識,他不好好學習,卻下功夫去背誦一些嘩眾取寵的詞句,為的是在同學面前顯示一把。這種做法,到成年后,會演變成只干面子活的毛病,因此要特別引起注意。 三、勤奮求實,為了學習付出真實的努力。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些同學,為了讓同學們說自己聰明,在學校,在人前故意不努力學,然后回家,在背后使勁學。這種耍小聰明的作法會浪費寶貴的青春年華。 四、追求真實自然的美。有些同學為了讓人說自己漂亮、瀟灑,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在服裝、發(fā)型、眼眉、嘴唇和指甲上面。這既浪費了父母的金錢,又浪費了自己的生命。要知道青春無需修飾,她本身就是美,而修飾卻把美給掩埋了。當人專注學習、思考,那神態(tài)是世上最美的風景。 五、為自己努力奮斗而自豪。有些學生,自己不努力奮斗,整天跟人炫耀父母的成就和金錢,養(yǎng)成吹牛浮夸的毛病。每個中學生朋友都應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努力奮斗獲得成就才能使你產生自尊感與自豪感。別人的成功永遠代替不了你的成功,那是別人的事。 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 感受成長的快樂 良好習慣——杰出表現的自動程序 一個人是否杰出,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為上,而行為表現的優(yōu)劣主要取決于他的習慣。因此,要把一個孩子培養(yǎng)成杰出的人,就必須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在一種情境下,如何應對的自動反應。 我們人類是一種高智能生物,我們是以異常復雜的“社會”的生活方式生活著。我們生下來就會的行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余一切都得學習。在我們日常生活所進行的行為中,絕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靠后天培養(yǎng)和訓練。我們把一種行為,教給孩子,然后讓他反復練習,后來他就“學會”了此種行為。時間一長,他已經熟練了該種行為,他不用用心想就會做此種行為。此時我們把該種行為命名為“習慣”:像吃飯、走路、睡覺、穿衣、說話、刷牙、洗澡、看書、接人待物等等。這是行為層面的習慣。 第二個層面的習慣是情感層面的習慣。 我們人類是情感的動物,對待我們周圍的事物,我們總要做出情感反應。我們對待每天接觸的事物總是要做出是喜歡還是排拒的情感反應。除了受自然本性影響外,就是受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形成了對某一類事物固定的情感反應,那他就形成了習慣性模式。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興奮,他渴望戰(zhàn)勝困難后帶來的價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沮喪,他趕緊從困難處逃開以避免困難帶給他的壓力。再比如,有的孩子,當他“給予”的時候他感到非常快樂,也就是說當他能夠給予別人幫助時,他會感到自己有價值因而非??鞓?;而另外的孩子,則是當他“獲得”的時候感到非??鞓?,也就是說他從獲得別人的幫助或東西而感到快樂。還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時候就快樂興奮,他會不斷搜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樂;而另外的孩子則是遇到“壞事”時候感到快樂和興奮,他會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壞事情上來尋找快樂和興奮。 第三個層面的習慣是思考層面的習慣。 人的思維習慣都是在童年形成的,優(yōu)秀的人就是從小養(yǎng)成了卓越的思維習慣。然后,他就會不自覺地使用他的思維習慣去加工每天遇到的問題,從而決定自己如何對待的態(tài)度。比如有的孩子養(yǎng)成了從‘陽光’的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他總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卻總是從“陰暗”的角度去看問題,他總能找到事情對他不利的一面。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他總能從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卻總能從別人或客觀找原因。還有,有的孩子,他總能從證明自己優(yōu)秀的角度去尋找證據,因此他會越來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卻總能從證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尋找證據,因此他會越來越自卑。有的孩子,從*會了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試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卻永遠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永遠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 戰(zhàn)勝恐懼,增強勇氣(寫給中學生朋友) 今天的中學生,面臨著激烈的升學競爭。每個學生心理都承著巨大的壓力。由于擔心失敗,造成一種普遍的恐懼心理。很多學生,考試的時候,明明會做的題,由于緊張、害怕造成大腦出現阻滯,結果考試失敗。中學生恐懼心理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恐懼考試。 很多學生由于過分重視考試結果,擔心考不好,會影響升學,考不好同學會恥笑,考不好會挨父母訓斥等等,這樣時間一長,會在學生心中形成恐懼考試的心理。這種恐懼心理造成學生情緒極端低落,心情煩躁,行動遲緩,反映速度明顯減慢,極易疲勞。結果更加劇了考試失敗的可能性。 二、恐懼失眠。 很多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學習與思考,使大腦過于興奮而難于很快平靜下來休息,結果一時難以入睡。由于想到明天還有更重要的內容要學,或有重要考試要參加,心里就產生急于入睡而休息的想法。因為經驗使每人都有錯覺,好象如果睡不著覺,就會頭昏眼花,反應遲鈍,因而會影響學習或考試。這樣一想,心里越發(fā)著急。而一著急,人反而越興奮就越睡不著,結果失眠了。當人有了失眠的經驗后,時間一長會不知不覺地產生對失眠的恐懼。而當人產生了對失眠的恐懼時,那么他就失去了心靈的寧靜與平和,結果惡性循環(huán)導致失眠癥,以至真的影響學習與健康。 三、恐懼陌生的事物。 對于陌生的事物,對于自己不懂的陌生知識,有自信心、有勇氣的學生會激發(fā)起學習探索的興趣和熱情。而對于那些缺乏自信、自卑感比較重的同學會產生恐懼感。害怕自己把握不了陌生事物,擔心學不會難深的知識,于是在心里就產生排斥感,盡量遠離或不接觸陌生事物或新的知識,以避免自己產生那種渾身不自在的恐懼感。 四、恐懼與人交流,特別是恐懼與陌生人交往。 中學生由于缺乏人生的閱歷和經驗,加上家長的長期的呵護,叮嚀不許與生人來往。使得很多中學生害怕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更害怕與陌生人接觸。這種與人交往的恐懼,導致很多中學生的接觸而僅限于家人、老師和有限的幾個同學。這將嚴重局限他們個人的發(fā)展。 五、恐懼過分努力學習,會損害身體。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學習很刻苦,心疼孩子,擔心孩子身體承受不了繁重的學習壓力,于是過分地呵護、照顧。家長的這種做法,也使很多中學生產生了害怕身體會累壞的想法。這種對身體健康的恐懼感,導致很多學生學習不刻苦,淺償輒止。 以上是中學生通常存在的五種恐懼感。這些恐懼感象令人迷茫的網一樣將學生罩在其中,使得學生無法享受美好的生活,更無法將學習搞好。中學生朋友們,要走出恐懼感的誤區(qū),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真分析你的恐懼感。 當你認真分析你的恐懼感時,它們絕大部分就消失了?,F在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上述五種恐懼。 1.關于對考試的恐懼問題??荚囀鞘裁??考試無非是將你學過的知識編排成試題,讓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試題解答出來而已。在考試時,你要做的事就是審題、分析、演算*將解題步驟和結果寫在紙上。而這種事情你從幼兒園時就已經開始做了。在考試時,沒有人會打你,你也不會死亡,而你所做的事是早已習慣的事情,那你害怕什么呢?看來你的恐懼與考試本身無任何關系。你的恐懼來源于何處呢?其實,這個令你不安的魔鬼來自你自己的內心,是你自己對考試結果的看法才導致你的恐懼。而在考試時,考試結果還沒有發(fā)生,那種令你恐懼不安的考試結果是你自己想象出來的。因此是你自己用一個想象的考試結果來嚇唬自己的。今天,你必須明白,正是你的這種想象才導致你心情緊張,產生恐懼,因而沒有把精力用在考試本身上,結果可想而知,你擔心的結果真的發(fā)生了。懂得了這個道理,那么戰(zhàn)勝考試恐懼方法就非常簡單了。那就是考試時,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試題中去,忘掉考試的結果。 2.對失眠的恐懼問題。對此你應了解這樣一個科學事實。*,睡眠對人的重要性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大,而失眠的危害性也遠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嚴重。終生失眠的人,活八九十歲的,大有人在。第二,身體休息,恢復體力的方法不是就睡眠一種方式。靜坐放松、沉思冥想照樣會使人恢復體力。人只要放松躺幾個小時,照樣會恢復體力的80%以上。第三,身體的潛力大得很,偶爾失眠不會給身體造成任何傷害,也不會影響從事重要的活動象比賽、考試等。只要你參加這些活動時,將自己的情緒激發(fā)起來就沒問題。相反過分睡眠,嗜睡到可能是不健康的表現,可能導致人的身體機能退化。第四、人們只所以失眠,有90%是因為人們害怕失眠造成的。正是人們對失眠的恐懼才造成了失眠。如果人們不再恐懼失眠,相信失眠也沒多大關系,90%的情況下,你會安然入睡。知道了以上道理,想念絕大多數中學生朋友不會再恐懼失眠了。當以后遇到大腦興奮或高興激動,或痛苦傷心,一時難以入睡是非常正常的。這時你只要設法讓自己平靜下來,轉移一下注意力,不去想睡覺的問題,相信十有八九你會入睡。就是真的一夜無眠也沒有關系。第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是感覺自己整夜沒睡,而事實上,你的身體已經進入睡眠狀態(tài)了,已經休息了。因此從今以后,你再也不用為睡眠擔心了。 3.對陌生事物及陌生人的恐懼問題。人們之氣以恐懼陌生事物主要害怕失敗,之所以對陌生恐懼是怕受傷害。當你站立起征服陌生事物勇氣,激發(fā)起與陌生人交往的熱情時,這種恐懼自然就消失了。 4.對身體健康狀況的恐懼問題。對此你需要了解這樣幾個科學事實。*,人絕對不會因為單純的學習或工作累壞累死的。那種認為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會累壞人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人的身體是自然界最完美的創(chuàng)造物,它有自動的自我保護功能。平常人們說累得爬不起來了,其實正是身體自動關閉了能量輸出閥門休息了。因此不用擔心身體會累壞。第二,人們厭倦的情緒,相信身體會被累壞的觀念,沮喪的心情對身體的傷害大得多,很多功能失調性疾病都是因為情緒引起的。第三,當人滿懷興趣、充滿熱情、心無旁顧、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時,他的整體身體機能被調動起來了。這是保持身體健康的*辦法。 以上我們分析了令中學生不安的五種恐懼感。看來它們并不可怕。 二、激發(fā)熱情、增強勇氣。 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曾說:“世上最讓人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做為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應不斷地激發(fā)自己的熱情,通過自己的每一點一滴的進步增強自信心,進而增加勇氣。要知道,當孩子自尊心的殺手! 以下11點是家長教育孩子過程容易做錯的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如果不對這些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做為精神意義上的人,如果沒有自尊心,就象肉體意義的人沒有脊梁骨一樣,無法站立起來。這樣的孩子,在成年后就會淪落成寄生蟲、懶漢、乞丐、小偷和流氓。 1.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 太多的*家長,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為孩子的課余時間安排眾多的學習項目,音樂、繪畫、舞蹈、外語……。家長們希望孩子將來有遠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越俎代庖的方法,會使孩子在生活上產生依賴性,在學習上產生被動,消極的情緒。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必須獨立承擔他生命里的責任。父母的過度保護是對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無情扼殺。一個孩子什么事沒做過,只是學習絕不可能成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從小到大家長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體中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自信,根本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有一位家長對我說:“董老師,我的孩子教育得挺好,我從不讓他干家務活,從來不出去和別的同學接觸,沒事就在家里看電視……就是有點學習不好,有點蔫。*考*考了200多分,啥也不想干,老實……” 他的孩子確實被他培養(yǎng)“老實”了!這個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好心做壞事。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不容置疑的,但當我們溺愛孩子、代替他做所有的事的時候,恰恰是以愛的名義去傷害他的行為。 還有許多父母,在不自覺之中把孩子變成了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而不是真心關注如何實現孩子的人生理想。 曾有一位媽媽向我咨詢,她說:“董博士,請問讓孩子課余時間學技能班對不對?” 我說:“學什么是他自己的選擇,如果孩子愿意就是對的,孩子不愿意就不對?!? “可是我女兒也沒有說她愿意不愿意,我說讓她去,她就說行。” “那你沒有問她嘛!” “沒問過?!? “孩子*學了嗎?” “還沒有,我覺得學鋼琴不錯,書法也挺好,又想學芭蕾,哪個我也不想放棄……” 大家注意到了吧,這位母親說“我覺得”,“我不想放棄”!我們有多少家長因為自己生命中有遺憾,就硬把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第二替位攻這個碉堡,把孩子當成工具來炸碉堡! 所以,如果你真正愛你的孩子,真的為孩子考慮,就請放開為孩子包辦一切的手,莫要用愛的名義斷送孩子的一生的幸福。 2.父母行為輕浮 正如詹姆斯?鮑德溫所說:“孩子們從不擅長聽長輩們的話,但是從來不會不模仿他們的行為。”家長的行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長如果自己行為上諸多不檢點處,平時出言不遜,言語粗俗,習慣于搬弄是非,孩子就會認為人和人之間沒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講得再生動, 孩子也不會學會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長在孩子生命早期不聽孩子說話、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會以為這是正常的行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狀態(tài),這樣的孩子就無法樹立自尊心。 有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美國一所孤兒院里的很多孩子表現得性情暴躁,攻擊性強。為此,孤兒院組織了一批高校的女*生定期來孤兒院,給孤兒們以持續(xù)一定時間的擁抱、撫摸等身體接觸的愛撫。結果,孤兒們每次被愛撫后都表現得較為溫和。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愛撫,孩子就又會表現得易躁和攻擊性。 可見,孩子生來就有被關注、被愛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覺被忽略,不被重視,就會感覺到自尊心受到傷害,而且越聰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傷害越深。很多家長找各種藉口不聽孩子說話。年幼孩子的普遍反映是“父母什么事也不給我們講明白!”,“爸媽只說自己想說的話,而我想說的話,他們不肯聽!” 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得不尊重別人,無法安靜下來聽人說話,我們就可以據此測定,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平時沒有專注的聽孩子講話,沒有盡可能時時滿足他的愿望,無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傷害。 4.當眾批評孩子 如果想摧毀一個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當面批評他的缺點,讓他沒有反駁的機會,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太多的時候,孩子不聽話,在人前屢屢“造次”,我們家長感覺傷了自尊,就大聲呵斥孩子。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認為這是正常的。殊不知,當眾批評只能讓孩子暫時懾于壓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惡言惡語不用多,一次就夠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靈給傷害了!所以大家在教育過程中要絕對避免當眾批評孩子。 5.破壞性批評孩子 破壞性批評是對孩子自尊心無情剝奪。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希望通過批評來使孩子改掉缺點,我們把他批評孩子的行為看作一個作用力。當這個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為上,即你的批評針對是他的行為,孩子會朝你希望的方向去發(fā)展的。反之,這個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價值上,即你攻擊的是孩子作為人的價值,將使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尊嚴沒有價值,逐漸真的喪失自尊和價值。 今天孩子沒有認真做完作業(yè)。 你對他進行指責:“你怎么這么不愛學習!你就是一個沒毅力的孩子!……” 你在直接攻擊他的人格,他只是一次不認真,你一句話他就變成一個沒毅力的孩子了! 孩子的頭腦中留下這樣的信息:“媽媽說我是個不認真、沒毅力、不愛學習的孩子?!?,這些對孩子人格的否定評價將存留在孩子的潛意識里,形成負面的心錨。而另一方面,他會想“我都學習了那么長時間,只玩了一會……”他會找出一大推的理由,你的批評根本沒有起到讓他認識到錯誤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么你孩子還有救。因為這表明,他還有自尊心,你傷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這塊盾牌來和你對抗。就好像人在打架時急了眼,不管是掃帚還是刀子,拿來就用。我們的孩子的反應也是同樣道理,他不管你說的道理對錯,隨時準備還擊。 當孩子一旦放棄了對抗,“反正你認定我是個撒謊的孩子,那我就撒謊!”,說明自尊心已經被傷透了,徹底破罐破摔。沒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經無法透過語言的方式來校正他的行為。我們看到有多少父母,他們“辛辛苦苦”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掉,然后又怨天由人“他怎么就成了這樣的人呢?”,難道這樣還不足以引起家長們的警示嗎! 6.不尊重孩子 不尊重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大敵,每個家長必須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靈也會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將導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無情的扼殺。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qū),他們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古訓。認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開場合,可以直接教育訓斥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記性,才能印象深刻從而改掉毛病。這些錯誤做法導致的結果和家長希望的恰恰相反——這樣的孩子在人群中表現得行為粗魯、粗暴無禮、輕率、目無尊長。 請檢索一個你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類似行為: 對自己的嬰兒生氣時,尖聲叫嚷。 高聲訓斥年幼的孩子:“閉嘴!讓你說話了嗎?”、 “再不聽話把你扔在這兒,看誰來管你!” 用言語威嚇十幾歲的孩子:“如果不聽話就再也不要回家來!” 對孩子的行為橫加指責,破口大罵:“如果你不老實呆著,我就扒了你的皮!” 甚至有些家長采取讓孩子當眾跪著,公開羞辱孩子以期使孩子變好。 試想,有沒有一個成年人能夠忍受另一個成年人近乎凌辱的對待?而孩子的弱小決定他們除了服從以外別無選擇。而成年人卻不斷以愛的名義在固執(zhí)的用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強行約束孩子、傷害孩子。全然不顧成年人的規(guī)則和孩子世界的規(guī)則是不同的,不顧孩子的行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們親手培植了孩子的無禮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這個孩子他怎么能這樣……!” 在不被尊重的孩子的感覺里,自己未被尊重是因為自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所以很多看起來張狂自負的孩子,內心卻并非看起來那么對自己滿意,他的行為表現只是在以對自己的感覺來對待別人。 所以,家長要時刻銘記: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體。孩子生來就有權利得到尊重。請你象尊重自己,尊重領導、同事、朋友一樣尊重你的孩子。 7.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是*家長普遍存在的教育誤區(qū)。太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對一個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對人尊嚴無情的挑戰(zhàn)。當家長怕孩子撒謊,對孩子的話進行挑剔、進行判斷、進行質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顆被懷疑的種子。 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還表現在對兩性感情的認識能力上,我們一廂情愿的認為孩子一定沒有能力分辨純真的情感和骯臟的情感。真實的情況是,孩子對性和與之相關的各種事物的感覺,與看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樣是非常自然的,青少年產生不良性傾向的情況,大多是由父母的反強化造成的不良影響。 8.拿別的孩子比較 這里說的比較是指家長拿別人的孩子的優(yōu)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來比較。我們一廂情愿的以為,和優(yōu)秀的孩子比較會激起孩子學習成長的動力,其實不然。同齡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較心理。這樣做不但百分之百無法達到他向優(yōu)秀者學習的目的,反而和家長希望的結果正相反,會給孩子留下自卑的負面陰影。這種不適當的比較,對攻擊性較強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為;對攻擊性較弱的孩子,則會在心中留下一個陰影,“我不如別人的孩子好,他是有價值的,我是沒有價值的……”,孩子覺得在人前抬不起頭。我們家長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較,跟自己的昨天比較?!安诲e,你這次的成績比上次進步了!” 9.打罵孩子 打罵孩子是對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傷害。到現在,還有家長固執(zhí)的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體罰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孩子因為在物質上要依賴成年人,所以他無法與成年人對抗,但這決不意味孩子就會依從成年人的意志。做為成年人,你可以用體罰和責罵的強力來改變孩子的行為,但這并不能改變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長不去了解孩子行為的根源,只是根據自己的看法簡單加以判斷,孩子不過懾于你的強大壓力,心中并不信服。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味的懲罰打罵只能使孩子感覺孤立無助,毫無尊嚴。一些過激的懲罰行為,甚至會在孩子的心里滋生怨恨的種子,在成年后仍留著負面陰影。 10.強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樣的人格獨立的主體,他不是你的高級玩具,家長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如果因為你是孩子的食物供給者,所以你獲得支配孩子意志的權力,讓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的話,你就是奴隸主,孩子成了你的奴隸!強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視孩子尊嚴,這是家庭教育上家長必須時刻留心注意的“高壓線”! 11.有條件的愛 一個人有條件地付出愛,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價處理。家長有條件的愛孩子最直接的惡果是,將導致孩子終生不可能學會認真去愛別人和被別人愛。 有太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表達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而是把對孩子的愛跟孩子的行為連在一起。 在生活中,這是太常見的場景: “你這學期當上三好學生,我就給你買好衣服!”, “考了名,我就帶你去旅游?!? “好好寫作業(yè),我就買好吃的給你!” “如果這次考試不及格,你就不用回來了!” 家長做出愛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須作出相應的行為為前提條件的,這就使孩子從小認識到“愛是可計算的,可以交換的?!彼运粫o條件的付出真愛。因為他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成年以后他無法和別人建立穩(wěn)定的情愛關系,這就決定了他婚姻的不幸。他將在環(huán)境中被別人鄙視,*淪落成小市民式的勢利小人,終生在社會底層徘徊。 所以,請執(zhí)握“愛”的權杖的家長大人們,不要濫施你們權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對別人無條件的付出愛,將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你的熱情燃燒起來時,恐懼的堅冰就被融化了。當你不再恐懼時,恐懼就消失了。
  • 熱門課程
姓名不能為空
手機號格式錯誤